Sunday, 27 November 2011

金字塔骗局?


各位有多了解金字塔骗局¹呢? 这是金融领域的主题,当然讲金融还不是我的强项。但是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另一个金字塔与你我息息相关,那就是饮食金字塔。这篇要和各位探讨的是饮食金字塔。

哈~我相信各位对饮食金字塔并不陌生,就算没看过应该都听过吧? 基本上,在马来西亚,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小诊所到大医院到处可见到饮食金字塔的图片。“我们都知道它的结构啊~有什么好讨论的呢?”

是的,我们都知道了饮食金字塔的结构。但是马来西亚的学校课本十年才修订一次,再加上政府,国家文化整体上对于保健和健身的意识不够强(相比我们的邻国差太多了)。也许我们会因此而忽略了某些咨询。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Walter Willett和他的研究团队 2005年已经以美国农业(USDA)于1992年推出的饮食金字塔(图1)为基础,再根据新的时代设计了一个新的饮食金字塔,名为《健康饮食金字塔》(Healthy Eating Pyramid)(图2)。

Walter Willett的团队研究发现旧版的饮食金字塔建议日常需多摄取碳水化合物,但近些年的研究发现精制糖类(白米,面等)是导致肥胖的主因并非脂肪。新的金字塔则修改成食用全谷类的食物作为碳水化合物来源,同时在金字塔最低层加入《每日运动,控制体重》,提醒大家,食物与生活习惯是并行的(在另一篇文章里将做较详细解释,理想的健康是“赚”回来的~)。精制糖和红肉类之摄取,已被打入冷宫,移到最上层了。反而大家一直被吓怕的油是在最基层的(好脂肪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他们也另外建议酒类饮用的适量,服用营养补助食品。这是符合二十一世纪生活方式的饮食金字塔。
图1
图2

美国农业部也于2005年发表修正版食物金字塔(图3),主要方向是根据个人条件的差异来摄取适合自己食物的多少。新的金字塔均由底部自通顶端,这代表着每样事物都重要,只是摄取的比例因人而异。金字塔以颜色区分为谷类(橙色),蔬菜(绿色),水果(红色),油(黄色),乳制品(蓝色),肉类和豆类(紫色),以颜色区的宽度做为代表摄取比列,同时强调身体活动量(physical activity )与饮食之间塔配的重要新性。就是说食物摄取的比例随着活动量越大而加大。新的饮食金字塔名为“我的金字塔”亦强调每个人饮食依据年龄,性别和身体活动量而有差异,突显饮食设计应“个别化”之概念。
图3
图4





























最近美国农业部于今年(201162号又推出了更精简的饮食方针,《我的餐盘》MyPlate(图4)。USDA官方网站中对美国国民饮食指南针对什么是健康饮食的原则做了一些指示:
      1)强调蔬菜,水果,全谷类重要性。
      2)选用低脂或无脂之瘦肉,禽类,鱼类,豆类,蛋类,坚果类,牛奶及奶制产品。
      3)饮食中应低饱和脂肪酸,低反式脂肪酸,低胆固醇,低盐,低糖产品。

遗憾的是,查阅了马来西亚卫生部最新的饮食金字塔后(2010-2011)发现基本上和美国农业部在1993年推出的饮食金字塔还是一样的,只是金字塔的图做得比较3D,美些(图5)(无奈的感慨,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算骗吗,从小学到现在大学毕业了还是一样的东西?)  

图5

无论饮食金字塔如何演变,对于社会大众,我觉得其实“容易懂,执行难”。我以个人意见归纳了几项原因:
第一个原因,老实说,谁不知道要这样做,那样做比较好?问题是普遍上的文化造就了现今习惯。要改的确不易。每个人都知道吃炸鸡,抽烟对身体不好,但“灾难”没降临自己身上以前是不会被警惕的,大部分人都抱着侥幸的态度

第二, 对于各类食物分量计算,一份等于多少量?食物分类的问题,食物的组成及热量的不了解?一天该摄取多少热量?不同阶层人士的需求量也都不同。普通老百姓们那会分辨判断呢?老实说,就算有相当的知识都懒得算呢。。你说对吗?我们都被太多的资讯搞到太复杂了。其实可以更简单的!

第三,如之前说的,文化与观念已经让一些指导原则难以纠正许多民众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比如,每天打开电视节目,相对于垃圾食品(包括快餐)和政府对于健康的宣传广告,何者为多?举例,当看到白胡子老爷爷,大家马上就联想到“好到吮手指”,想到自然口水都流啦~哪还管得了这么多。而且大部份的垃圾食物有一个共同特色,口味重,味道好。这也符合了大马人爱重口味的文化。

当然我们来到这世界上只买了单程票,如果任由美食当前而不吃还真是对不起自己啊~我承认我是爱吃又贪吃的家伙,为了能好好地享用美食,平时我会尽量养好身子,随时与美食大战。平时劳碌奔波打拼的我们基本也不能每天花两个小时慢慢地享用一餐吧。不如平时多照顾,等休息时好好的慰劳自己不是很好吗?

各位热爱健康的朋友们。身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不能改变政府所推广的政策计划,但我们有权推广属于自己的健康计划。我么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饮食文化,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饮食文化。国家不努力推广运动文化,但我们可以自己动起来。健康的生活应该自己主导自己扛下责任,不必等到“灾难”来临时才怨声满天,这样有意思吗? 我们的身体是最好的医生,给予它好的生存条件,它会好好照顾你。最后提醒大家,预防胜于治疗!不妨花多点心思如何帮身体增加好的身存条件。

                                                                                                      
                                                                          Coach Eric Siau 萧俊雄教练共勉之



1)金字塔骗局¹- 一种非法骗局或名老鼠会,在这骗局中,身处金字塔底层的大多数人,付钱给身处顶端的绝少数人。在马来西亚这个直销王国里(根据2000年的记录,全国注册769间,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容易申请到?)大多以多层次行销手法的掩饰进行。这也影响了些正当经营的直销公司形象。我的一位创业教练朋友有趣地为这些害群之马娶了个称号《马吃草公司》,有机会请他分享,非常有趣­­­­­­­ 
                                         

参考资料:
1)美国农业局(USDA)网站
      2)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网站
      3)马来西亚卫生部网站
      4)槟城消费人协会指南- 《快速致富?》







Wednesday, 23 November 2011

Glucosamine HCl 让我重获新生!!


                                    *2007年赢得全国大专赛后的左膝盖受伤发炎,后来的右脚受伤比这还肿。



“我酱年轻,没有事的啦~又不会死!”。我在求学时期是一名跆拳运动员,受伤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很多人往往因为年轻体壮,恢复力快再加上缺乏知识而忽略了受的各种伤害,尤其小伤。

其实你被看不到的小石头绊倒的机会高呢?还是看得到的大石头? 很多皮外伤因为有伤口流血看起来很恐怖,很多人自然地会非常紧张。其实看不到内伤又有谁会注意到? 其实皮肉之伤比起伤及筋骨好照顾得多。

就在我大四那年,我带领着工大跆拳社备战全国大专运动会。在练习时,一个旋风踢,落地不好而扭伤了右脚膝盖,只记得跌倒时“啪~啪~”地两声。心想“oh NOoooo..! 马上联想不久前听过讲师说以前他踢球时韧带断裂也是这样的声音。我受过不少大小伤,好歹也算是有经验的伤者 (=.=’’’), 落地后感觉没那么严重(自大认为),就到旁边休息去了。这时是20093月。过后还拐着脚逞强上我的Honda No Door (N年前风靡一时的C70)。回家只用冰块敷了下就睡了。第二天起身时,哇~膝盖开始肿了。心想正常啦~记得2007年赢得全国大专赛的金牌后,左膝盖也有类似的伤,只是上厕所要蹲很辛苦罢了(绝对需要超凡的技巧和肌力!?),当时忍痛几个月就没事了。当然,过后还是要继续上学,教跆拳。哪些痛就当修行咯~(在别人眼里绝对是怪人一个,变态佬~ 一向开朗的我就鼓励自己,熬过了最难的,以后什么挑战都不怕! ^^

是的,几个月后比较好了点(意思是没那么痛了。),5月尾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接触了独特的行业,特技演员或称龙虎武师。三天里的工作非常顺利,当时还有点怕怕。过后也在机缘巧合下尝试指导极限武道(Extreme Martial Arts),这需要跳跃,翻腾的动作。就在练习时,一个助跑跳又听到清脆的“骨声”。又肿了,多两个礼拜后又来一次严重的挫伤。没办法了,托了半年多才去看中医。医师说最少三个月不能动,“天啊~!”,心里想着“这哪行呀~我的课谁要带,谁又要养我?”,所以还是任性的去教课,当然讲多过做咯。从此后,恶梦开始降临。我的膝盖关节时常会有“咕~咕~”声,不能蹲完。感觉就像老年人患上关节炎(其实后来发现这也是关节炎的一种,在另一篇再详谈这主题),过后的我简直就像混日子般缺乏锻炼,体能下降,肌肉无力,脂肪累积简直惨不忍睹。
(那段日子的心情很复杂也体会很多,难道我完蛋了?我要靠手脚吃饭,这怎么行呀?我还有很多东西还没尝试。遗憾。同时也体会到生活保障的重要性。)

后来我找到了救星盐酸葡糖胺(Glucosamine HCl)。在开始服用后,再配上强化腿部肌肉的训练,膝盖的疼痛减缓了。受伤的几率也减低了。本篇我想主要与各位分享什么是Glucosamine。至于我膝盖受伤的详细程度与关节炎的种类将在另一篇和各位探讨(别以为年轻可以轻视这问题?)。

Glucosamine 讲的明白就是建造和维持关节之间的骨胶原(存在于软骨和结缔组织的各处)的主要成分之一。科学名词为葡萄糖胺。人类身体能自行结合葡萄糖胺,但随着年龄增长,增长追不上分解的速度。再加上平时劳动的姿势不正确或维持单一动作压抑太长时间,更加快损耗的速度。

葡萄糖胺的来源广泛分布在大自然界中,尤其是甲壳类动物中的甲壳质。“哇~那不是要吃很多甲壳类动物的壳?”理论上以华人的传统又要不得的观念 《以形补形》是这样说。事实上,不是说吃多少就能补多少是因为甲壳质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另外,甲壳类的生长环境被污染的程度也是考量之一,尤其生在“美景”四处的马来西亚。至于其它在本地广泛使用的骨胶原来源如鸡爪,猪脚,猪耳朵,海参等的处理方法又麻烦。需煮烂冰冻后去掉上面的油脂杂质再吃。试问现今在外面打拼的朋友们哪有那美国时间啊? 除非家里有个贤妻或孟母。

所以营养补充食品我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伟大发明之一。目前市场上有从虾或蟹的甲壳中抽出甲壳质后再分解制成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消化的葡萄糖胺(Glucosamine)。问题又来啦:“哇~我对海鲜敏感啊!!AN ZHUA??”。当然,如果有那位朋友对虾蟹壳类食物严重敏感者,最好先请示您的御用医生。顺便一提,孕妇及长期服用药物者也要请示医生。其本上高血压者不会被影响也没有危险的副作用(前提为谨慎的选择产品,毕竟市场上太多种营养补食品!!!

另外,在市场上会有两种GlucosamineGlucosamine HCl(葡萄糖胺盐酸盐)和Glucosamine Sulfate(葡萄糖胺硫酸盐)。其本上两种物质有着相同共用。早期欧洲国家做研究时大多用Glucosamine Sulfate(葡萄糖胺硫酸盐)因为较容易取得来源。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后,Glucosamine HCl(葡萄糖胺盐酸盐)所提供的葡萄胺量比Glucosamine Sulfate(葡萄糖胺硫酸盐)多3040%。以大众市场经济学来说,四个字 - 《价廉物美》

最后建议在找寻Glucosamine的朋友们把握一些原则:

1) 请认清产品为Glucosamine HCl(葡萄糖胺盐酸盐)。


2)  该产品品牌的安全性,可信度!!! 我非常强调这点, 不要一些照片的见证就盲目决定。该牌必须经过Kementerian Kesihatan Malaysia (KKM)国家卫生部的批准。曾有一名友人服用了不知名保健品差点丢命!(下回分解)

      3)  该产品是否进过严格的生产过程,材料的来源是否天然,并没有添加化学物质。最好有资料来源证明并 有高度的透明度


4)价钱是否合理,太低可能买到劣质产品或剂量不够,太高可能商家牟取暴利。一样要有高
      透明度。

      5)  询问亲朋好友,他们是否有亲身服用类似产品,如果他们也没有符合以上四项原则,请寻求支援



                                               Coach Eric Siau 萧俊雄教练 共勉之~


Saturday, 19 November 2011

远离您的肥胖衣裳吧!



每天都在烦恼自己拖着个“后备胎”正烦恼每天穿着“脂肪衣”?  
想把它脱掉吧~可是又不能下定决心?或三分钟热度?。。。

也许应该先了解为什么要远离多余的脂肪以增加决心! 除了更好看
更有自信,对身体还有其它什么好处呢?你的生活将因此更美好,
为什么呢?


1   更长命

跟据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报告指出。

BMI(身体重量指标)超过27.5的研究对象有较高的癌症或心脏方面的疾病倾向。

马上拿出计算机算一算您的BMI!


BMI = 身体重量(KG)/身高(CM) X 身高(CM)



2.    更幸福  

    
     根据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一项为期6个月的实验报
     指出。一群仰郁症患者平均减掉原来体重的8%都明显的改善症状。


肯定的是,一个人少了消极悲观的情绪感肯定会了积极心境。


    



3.    减少受伤率    

     

      英国专业运动医药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显示多余的脂肪将增加我们身体肌肉,肌腱和关上的压力。

      超重导致的运动伤害率是平常的两倍。







4.    增加脑力 


     


      美国学者对150名人士进行记忆测试,他们当时的平均体重都超过136公斤。


      3个月后进行同样的测试,平均减轻了23公斤以上的实验对象会显得更专注并在认知感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5.    降低血压


     
      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已充满了压力,被再让松驰的肌肉搞得自己的压力更大了。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指出,人们在30个月内减轻多余体重的4.5kg将减低患上高血压的几率。






6.    较少的疼痛与隐痛



美国的研究指出BMI低过18.5(美国标准)的人,

膝盖关节疼痛的几率将减低8.9%

下蹲疼痛的几率也比18.5以上者减少3.6%









7.    较少生病的机会


记住! 肥胖不是病,是症状。但是过重会提高患病的危险。
根据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 对将近7000人做的研究,男人在5年里减去多余的体重同时也减少患上糖尿病的几率。







我相信看完这篇简短文章的各位都是
爱惜身边亲朋与生命的朋友。
找出动力,设定目标吧~
保健瘦身是需要耐心并持之以恒的,绝对没捷径
加油吧。。。Opss。。。是努力吧~ 伙伴们~




        Coach Eric Siau 萧俊雄教练 共勉之~